知晓“棱镜门”的小伙伴们能震撼的感觉到网络隐私的脆弱性,许多顶尖科技公司纷纷中枪。随着近几年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爆出,许多人从心理上产生了隐忧,总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朕”臆想。但讲真过去还确实找不到比Oracle优秀的数据库,对于老牌银行系统来说,Oracle数据库早已经在整套运转的系统中根深蒂固,想要完全替换Oracle数据库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Oracle数据库说白了还是商业体系下的产品,使用它的时候不光要购买授权费,每年都还需要购买技术服务费。假如Oracle维持不了这样的商业操守,就会和溃千里之堤的蚁穴一样,瞬间让许多年培养起来的客户群体瞬间崩塌。
银行可以通过防火墙、架构等等硬件手段和技术手段将数据库服务器和外部连接进行隔离。了解过企业专线的小伙伴就知道,银行的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其实可以完全地做到和外界互联网相隔离,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杜绝“Oracle”这样界别的软件外传数据。
大家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国家还有一整套监控互联网国际出口内容的软硬件系统集合,就是防火长城。它的审计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境外窥探和窃密,也能防止国内网民访问一些境外不健康、不和谐的信息。防火长城的强大之处,相信很多网民都体验过。
曾经在数据库领域一度是Oracle的江湖
拜读过《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大神把数据库历代发展成就分析得非常的透彻。过去一度是Oracle带着小弟MySQL,以及微软的SQL Server领跑,追赶的人连他们的尾巴都看不到。
数据从提出概念到成形,再到流行至今已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大致可以分为9个关键性的历史时期,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数据模型: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层级数据模型20世纪70年代:网络数据模型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早期:关系数据模型20世纪70年代:实体-关系数据模型20世纪80年代:拓展的关系数据模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语义数据模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早期:面向对象数据模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早期:对象-关系数据模型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半结构化数据模型Oracle数据库属于早期第一波抓住商业机会的,所以才能保持到现在依然是行业领先。金融、电信等许多行业都围绕着Oracle的生态在发展,所以才铸造了Oracle的黄金时代,近乎垄断了数据库市场。
数据库的风向标改变并不是因为安全性
许多互联网大厂去O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已经不能满足时下大体量业务发生的需求。在云时代昂贵、低扩展性、低可用性、高运维难度的传统商业数据库正在成为一块鸡肋。一些新兴的银行可以完全不建立在IOE的体系之下,但老牌大体量的传统行业想要跳出“Oracle”构建的框架体系,显得十分的困难。但毫无疑问,数据库会迎来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我们现在处在了起跑线上,不像过去完全靠购买授权和服务。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