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手机就是更加小型化的个人电脑,CPU的性能、内存的性能和大小、存储的性能和大小、GPU的性能、系统优化、散热性能、射频/上网模块等等都会影响手机的性能,它们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手机卡顿。
过去手机因为存储空间不足异常卡顿是常事
2007年发布的一代iPhone仅拥有128MB的内存,低于4GB的存储空间,它仅能升级到IOS 3.X,因为这已经是它的硬件所能支持的极限值了。
而2008年发布的首款安卓手机T-Mobile G1仅有192MB的内存,256MB的存储空间。甚至于装不下如今任何一个常用的APP,比如现在微信的安装包就接近200MB,而安装后的微信数据量以GB来计算。
所以过去的手机总会因为存储空间已满而卡到怀疑人生,当存储空间满了的时候就不能满足手机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数据根本没有办法存储到存储空间中,导致这些数据一直都在排队等待,等待存储空间释放在存进去,队列时间一长就连空间很小的内存也被占满,不管CPU、GPU或者其他组件工不工作,卡都是既定的事实。
存储的性能也会导致手机的卡顿
过去因为手机本身的存储空间不够,SD卡卡槽是每台手机的标配。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大呼“哇塞”,可以将存储更多的图片、视频、文件,也可以安装更多的APP。但这些都是用户一厢情愿认为的,当许多的APP放到SD卡上之后就明显得感觉到手机卡顿,将APP迁移回手机存储空间之后,就又马上恢复了。
这是因为SD的读取速度不及手机内置的运行内存,本来是坐汽车的,非要叫个黄包车来拉,慢的感觉就明显能感觉出来了。手机厂商觉悟之后,将手机内置运行内存不断加大,并逐步地淘汰了鸡肋的SD卡槽。
从手机厂商开发布会时总会强调用的UFS 3.0的存储、LPDDR5的运行内存,因为确实有很多友商的高端旗舰都有可能不是用的UFS 3.0、LPDDR5。从下图可知,存储和内存的读取速度对于手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APP秒卡和困顿一会给用户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更别提在软件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流畅程度了。
手机的SOC(包含CPU和GPU等)是用户最为关心的
CPU和GPU的性能所带来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这就好比你用笔和纸去做一道计算题,而按计算器很快就算完了。CPU和GPU的性能越好就意味着同一时间内有越多的人帮你去完成一件事。当然普通用户仅是通过手机打打电话、上上网可能很难感觉到CPU、GPU性能好与不好的差别,但玩游戏就马上能够感觉到了,哪怕是网络稍微延迟一点都会丧失先机,更别提画面卡顿了。
手机SOC代表了芯片领域的最前沿,通俗一些讲就是芯片制造领域最先进的工艺制程首先会用于手机。比如英特尔芯片徘徊在10nm、AMD芯片跃进7nm时,手机芯片已经实现了5nm的量产,并且朝着3nm进发。工艺制程的提高,就意味着在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晶体管,SOC的性能就越好,同样晶体管也会更小,更小的结果就是功耗更低。有很多玩游戏的小伙伴是因为手机发烫而丢手机的,一方面是烫影响了手握感,另一方面温度过高是芯片的劲敌,会导致芯片过劳卡顿。
总结
综上所述,手机卡不卡是由手机所有的组成环节决定的。当手机硬件条件都过剩的时候,系统/软件优化程度会决定手机卡还是不卡,比如苹果和安卓,安卓一直都在加内存,而苹果却能不死劲加内存的情况下保持iPhone流程运行,就是系统优化得好。
如今手机的系统、APP不用隔多久就会更新,更新的结果就是系统和APP的体积越来越庞大,很快就会把手机硬件提升的性能吃掉。这是导致手机每隔1~2年就要更换的原因。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